1. 印度版炊飯?—印度香飯Biryani
你有聽過印度香飯嗎?
印度香飯(Biryani),就如同其名,香!雖然原詞當中並沒有香的含義,但也許是他的美味與香氣實在讓人難以抵擋,因而給了他這麼一個中譯名?
他的外觀會讓人想起炒飯,但他其實是用煮的(或是說有點接近「蒸」的)手法去做出來的,比起炒飯,更接近日本的炊飯,把食材和飯放在一起煮,讓米粒去吸收食材的風味,是一種做出來基本上好吃,又不容易失敗的料理手法。
延伸閱讀:[食譜] 印度香飯 Biryani
2. 半熟蛋、全熟蛋,想煮什麼熟度都不是問題!—煮蛋技巧
五分熟蛋、七分熟蛋、全熟蛋,不管想要哪種蛋,只要每次都將條件固定住,就能輕鬆煮出你想要的熟度。
比如有些食譜會寫蛋要退冰,有些則不用(或是根本沒寫),那其實沒有很重要,只要你總是使用相同溫度的蛋,就可以煮出相同的結果。(而不要有時用冷藏蛋,有時用常溫蛋)
也有些食譜會說蛋要跟水從頭一起煮,有些則說煮沸再放入。不過前者會因為水的量或是鍋子、火力大小等的不同,而讓每次測的時間不太一樣,因此不建議。
這邊提供一個方式:
- 使用冰箱拿出來的冷藏蛋,不需退冰。並在蛋的底部用針戳一個洞。(或是大創也有賣相關小道具)
- 將水煮滾後,把蛋一個一個,輕柔地放入水中,調至小火保持微滾狀態
- 煮約6分半~7分鐘可得半熟蛋,9分鐘左右可得全熟蛋。
- 時間到後放入冷水當中,剝殼。(因為有先鑿洞,所以應該是很好剝的)
參考來源:《おいしさの「仕組み」がわかる 料理のキホン》
3. 你的胃也被韓式料理征服了嗎?
根據餐飲科技業者iCHEF所出版的2019~2021年《餐飲景氣白皮書》數據顯示,韓式料理餐廳在台灣市場3年內成長3倍,在異國料理中僅次於對台灣影響深遠的日式料理,超過美式、東南亞料理。當中更有7成民眾每月必吃一次以上韓式料理!
而這股「韓食世界化」的浪潮,可能不是偶然,而是韓國政府的文化推廣策略的一環。大家都知道近年來,韓國憑著戲劇、音樂、偶像等,將文化不斷輸出到全世界,而現在「連結日常生活」的料理,也成為了手段之一⋯⋯
(對韓式料理有興趣的話,可以看看食力的韓國料理專題↓)
參考來源:2022韓式料理喜好度大調查 @ 食力foodNEXT‧食事求實的知識頻道
|